地理促使米食文化

台灣地處亞熱帶,北迴歸線橫過本島中部,全島氣候溫暖,平均日照及雨量充沛,適宜稻作生產。
每年分兩期耕作,一期作約自一月至七月,生育期約120天,二期作約自7月至12月,生育期約100天,依地區及品種略有差異。

 

西部地區:主要的生產地區,生育期氣溫較高,稻穀成長速度快。


東部地區:因地形狹長使適耕農地極少(僅佔全台10%),溫度及日照較低,稻穀充實期需更長,稻穀品質優良。

 

 

台灣稻米歷史

旱稻時期

根據考古報告,距今已有3500年以上歷史,但最早文獻紀載為-西元1620年「東番記」,明確紀載稻米,除了食用外,同時作為釀酒及祭祀之用。

當時原住民有種稻習慣,但都以芒較長的旱稻為主。

 

秈稻時期(水稻)

荷蘭、明鄭時期(約 西元1624~)

〔中國水稻,以淮河為分界線,北部為梗稻(米型圓潤),南部以秈稻為主(米型瘦長)〕

中國移民大量來台,族裔以南部福建「閩粵移民」為主,帶來稻種自然以秈稻為主

當時民眾普遍習慣是較為不黏的的米飯。

 

梗稻時期(水稻)

日治時期

日人偏愛更為黏性的梗稻,為滿足日本當地需求,將稻種引入台灣,進行更系統性的雜交育種;稻米研究開始扎根。

直至今日,大眾普遍食米的還是梗米為主,且許多台灣自行選育的稻種,許多也是帶有日本稻種基因。

 

結語:

翻開稻米世界地圖分布

梗稻種植:高緯度日本、韓國、中國淮河以北高緯度地區。

秈稻種植:中國華中以南,包含印度、東南亞,低緯度地區。

 (東南亞料理,包含港式料理:港仔飯、炒飯,使用的基本都是秈米)

 

所以理論上來說,台灣地處低緯度亞熱帶地區,主流飲食應該是秈米才是

但因歷史習慣遺留,梗稻成了這片土地的主流作物,這放眼周遭鄰居,可以說是最與眾不同!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